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河北中医学院  
实践育人
百年潮起共读史,砥砺奋进新征程 ——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全民向党—党史宣传活动小组”赴邯郸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1-08-17】  点击数:【

         在欢庆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7月2日至7月4日,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全民向党——党史宣讲活动小组”赴邯郸市丛台区小西堡乡后大西堡村开展党史宣讲及调研活动,并在活动期间为村民提供义诊服务。

1.前期准备
7月2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实践地后大西堡村,拜访了村居委会,在村支书张上岭同志及村委会成员那里了解到后大西堡村近几年发生的变化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也通过广播和发放活动宣传单告知村民本次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发放宣传单,并介绍本次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调试设备。

2.开展党史宣讲,坚定初心使命
实践团成员晚上在村委会活动广场进行党史宣讲,放映电影《建党伟业》,并进行了有奖竞答活动,村民们踊跃抢答。在为村民普及党史知识的同时,团队成员也对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团队成员的宣讲之下,村民们直观地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史。电影的放映更加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抢答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与村民进行了互动交流,一些小朋友甚至在实践团成员喊出“请抢答”三个字之前就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回答了实践团成员的问题,成员们也向回答正确及参与互动的村民们发放了小礼品,一些村民反馈这次宣讲融入感强。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进行党史宣讲。

 

图为党史有奖问答环节,村民积极参与。
3.拜访老党员,重温红色历程
       走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找到了一对党员夫妇。通过交谈得知,爷爷奶奶都已有60余年的党龄。爷爷做了一辈子的村支书,见证了乡村的沧桑巨变。奶奶也向实践团成员生动地讲述了当时妇女救国会帮助游击队的故事,以及作为营长,建国后指挥千百余人到山西炼钢。她告诫实践团成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此外,实践团还拜访了另外几位党员爷爷,爷爷向大家讲述了他当兵的光辉经历,虽身为党支部书记,生活却朴素节俭,队员们深受感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有着六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夫妇合影。

 

图为党员奶奶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当年妇女救国会帮助游击队的故事,告诫团队成员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一位党龄超过五十年的老党员爷爷进行交谈,爷爷向团队成员讲了自己当兵的经历。

图为走访宣传和调查的过程中,一位爷爷听完实践团成员讲的党史小故事以后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并填写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街串巷进行走访调查。

 

4.义诊服务
       实践团成员也充分发挥了医学生的专业优势,借此社会实践的机会,根据村民需要为他们提供义诊服务,包括测量血压、血糖、拔罐、刮痧以及推拿按摩,并为村民普及中医相关养生知识和日常保健方法,成员们的认真严谨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推拿按摩。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进行颈部刮痧。

 

 

5.帮助村民进行农业劳动
       在党史宣传活动的空闲时间里,实践团成员帮助村民进行农业劳动,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拉进了距离,成员们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村民进行农业劳动。
       本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不仅进行了党史宣讲,同时也在和老一辈党员的交流过程中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了解到更多在党百年历程中发生的故事。一百年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学习与宣讲百年历史,实践团成员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能够让百年党史承载的理想追求、奋斗精神和实践品格化为当代青年实现自我、绽放青春的力量之源,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实践地后大西堡村的合影。

 

 
版权所有:共青团河北中医学院委员会--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杏苑路3号 邮编:050200